查看: 1907|回復: 6 | "薄利" 的年代 [複製鏈接] |
|
養豬長遠來看是個穩定的產業....(只要環保不要太機車)
因這個產業所須具備的技術實在太多太雜太精了.....
不是每個場都具備全部技術....
而是大家都在學習與進步....
未來可能是 "薄利" 的年代
斤斤計較可能會存活的較久吧......哈 |
|
|
|
|
|
|
|
發表於 2006-5-13 11:59:46
|
顯示全部樓層
薄利的定義
中國人或是台灣人的想法
利潤=裝在口袋裡的現金
或是豬場有多大
但是美國呢
以私人場HD來說
不過150頭紅母豬
就已經很大了
大部分 都是不滿100頭的種豬場
他們仍舊要繳交30%以上的稅
仍舊生活的很自在
不慌不忙
挪威丹麥都是全世界物價水準造高的前10名
每ㄧ戶農家在養的母豬頭數
很難超過200頭
他們又得繳交60%以上的稅
他們的現金利潤有多低
其實我們自己按按計算機也可以知道
但是又為何他們可以過得自在滿足呢
台灣養豬的利潤
老實說 相對於他們是超級暴利
單單稅幫我們賺進了多少的利潤呢
但我們過得又是什麼樣的生活
賺錢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幸福的生活
我們應該重新定義---幸福
也才能重新給薄利 ㄧ個新的位置 |
|
|
|
|
|
|
|
發表於 2006-5-13 19:08:29
|
顯示全部樓層
沒錯
盧小姐講的真好
報稅的季節又來了
心理真幹 賺他個50萬 還要報人頭節稅
我老爸隨便賺都比我多 一毛都不用納稅
還讓我報扶養勒
所以請各位養豬人別埋怨摟
光省稅你就賺摟
我國泰人壽作業務的同學
百萬年薪
去年繳了7萬元的稅
業務所得都是需的
因為公司要少繳點稅
報多點費用如薪資
結果這個費用就轉嫁到工作的人
不要做這山看那山啦 已經很好了
難怪我會想接家業了=.=" |
|
|
|
|
|
|
|
發表於 2006-5-13 22:07:50
|
顯示全部樓層
權利與義務
這是我的觀點而已,應該沒有對與錯、黑與白。
如果我們從另一方面來思考:
我們養豬戶應該有萬把戶(說實在還真難計算,因為沒有繳稅與營利事業登記),
以前就有企業家因為養豬戶不需要繳稅,就投資到這裡來,從這當中"節稅",又
因為豬送到肉品市場拍賣後可以三天左右得到款項,現金週轉與其他大部分的工
商業比較實在是快速。
但是不用繳稅真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嗎?
我認為這個答案好像不是那麼肯定的,我們這個產業其實投資頗大,而且製造流
程算長的(肉豬平均6~7個月;種豬更久),所以風險不是沒有的,從以往的經驗
看來,若不是政府在緊要關口扶持一把,還真的會有更多養豬戶東倒西歪,當然
也有一些養豬戶完全不靠政府的協助,這些人我們得要多加敬佩。不過,其實我
們在某幾樣事情上還真是依賴政府,知識傳遞、技術訓練、低利貸款、設施補助
、制度建立等等。結果,我們是一群不需要繳稅的富翁(這句話可能有人不同意,
至少你們與我這種領薪水階級比較,或是與稻農比較),我們又一直享受政府的協
助,其他有納稅的國民會做何感想?還好,現在沒有太多納稅人確切知道此事,
而且農業現在也是相對弱勢,不會像電子業那樣成為箭靶,但是因為弱勢也是可
能被拿出來打壓的。若是,各位養豬戶需要納稅,可能我們可以要求的政府協助
的項目與內容都能夠增加擴大,而產業形象比較不會是污染又不納稅的負面。
我想這是我這個沒養豬的從另方面來看此事的觀點,也只是我這方面看到的,或
許大家從不同面會看到不同樣貌。
非常同意盧小姐的看法,她從歐美養豬戶的角度切入此問題。說不定將來某天,
養豬真的需要繳稅,不知道大家的心理會如何去調適? 其實,現在就應該準備自
己的心態了,尤其是年輕的養豬朋友。
記得好幾年前,澳洲養豬戶曾經透過政府向WTO提出反傾銷,因為國外輸入的
豬肉使他們的獲利率降到7%左右,而他們向銀行貸款至少是7%利息,提出這
樣的數據後,WTO調查後並開會決定停止國外輸入豬肉,他們才能有喘息的機
會,所以到馬來西亞發生立百病毒肆虐事件時,他們得到新加坡的市場到如今。 |
|
|
|
|
|
|
|
發表於 2006-5-13 22:15:01
|
顯示全部樓層
啊
那我們一起把稅的文章刪掉好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意下如何 墊墊的賺就好![](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ongue.gif) |
|
|
|
|
|
|
|
發表於 2006-5-13 22:17:42
|
顯示全部樓層
起點 和現在
回想自己的父母親年少時的資產
和現在他們交到我們第二代手中的現狀
這之間 差了多少呢
一隻便成千隻
變成萬隻
20坪變成分
分變成甲
又如何辯白
我們是既得利益者
又不用污染者付費
小聲說
別大聲嚷嚷
[ 本帖最後由 泰宏榮 於 2007-10-30 08:24 編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