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7|回復: 2 | 中国有毒食品上榜黑名单 [複製鏈接] |
|
中国有毒食品上榜黑名单
近几年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事故层出不穷,像:致癌大米、双氧水鱼翅、进口奶粉被污染和亚硝酸盐超标、瘦肉精、结核奶、金华火腿添加敌敌畏、毛发酱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以及食品未标注转基因标志,使庞大数量的国内外消费者安全权益受到了极大伤害,也间接影响到中国食品工业的出口。
2004年,中国消协系统共受理食品方面投诉60740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1621件,比2003年增长了24.1%。根据中消协的信息,这些安全问题主要表现集中在部分食品包装导致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食品中夹有异物、产商擅自更改食品保质期、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隐患多和餐饮不洁造成食物中毒这几个方面。但比起这些,中国大规模食品生产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才让人担忧。
1、敌敌畏泡金华火腿 ...... >>金华火腿纷争再起
猪腿从四川运来,专门有人收母猪、公猪、死猪拿到金华做火腿。工人光着脚踩在清洗过的猪腿里。主要是为了驱赶苍蝇,防止火腿生虫生蛆。生产商就用敌敌畏等违禁药物来浸泡猪腿。
2、剧毒高残留农药的张北“无公害”蔬菜 ...... >>如何识别无公害蔬菜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些生产示范基地打着“无公害”的招牌向蔬菜喷洒甲胺磷等剧毒农药,而这里的蔬菜每天都运往北京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3、鸡吃“加丽素红”产下红心鸡蛋 .......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鸡蛋传播
“加丽素红”超过标准含量,轻则危害胃、肠道,引起胃炎、胃溃疡;重则引起严重贫血、白血病、骨髓病变。
4、病死母猪肉做太仓鲜肉松,双氧水处理黑肉松
5、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致死致残 ...... >>白酒真的要那么贵吗
6、变质豆奶导致数千名学生中毒住院 ...... >>豆奶中毒与“学生饮用奶计划”无关
7、从南京冠生园制造的“黑心”月饼 ...... >>月饼不能随心所欲
8、用甲醛泡制的众多水发食品
9、有害矿物油的毒瓜子、毒大米 ....... >>小瓜子藏大隐患
10、添加增加剂的馒头、花卷
11、用“瘦肉精”增瘦的猪肉
12、用硫磺熏白的银耳、红辣椒、花椒
13、用激素催熟的草莓、猕猴桃
14、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
黄瓜没有了过去的清香,西红柿失去了往日甜美,大棚蔬菜和反季节果蔬繁荣了市场,但因生长期短,营养和口感会有损失。有的农民为抢销售期,大量使用化肥、激素、农药导致农产品超常生长。技术提高了农产品产量、改变了农产品的味道,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5、用“毛发水”勾兑的毒酱油 ...... >>食盐掺水加色素 兑出劣质酱油
“毛发水”则是以毛发为原料,经盐酸水解,提取胱氨酸后的残留废液,其中含有砷、铅等有害物质,在配兑酱油时加入酱色后,含有可致人惊厥甚至可诱发癫痫症的4—甲基咪唑。重庆市万州区查获万州三凯生化厂卖胱氨酸废液给酱油厂勾兑酱油。
16、用石蜡做凝固剂的重庆火锅底料 ...... >>慎食重庆火锅底料
只有牛油多,凝固得起来才好。为了达到目的,不少厂家就在里面加了化工原料凝固剂起硬度的食品包装石蜡。在重庆市,一吨食品蜡需要8000多元,而食品包装石蜡一吨则只要5000多元,比食品蜡便宜近3000元。所以,一些厂家加工火锅底料用的都是廉价的食品包装石蜡,这种物质会对人造成致癌作用。
17、违禁“工业盐”腌制著名的四川泡菜 ...... >>泡菜风
苯甲酸钠的用量超标了六倍,使用属高残留剧毒农药“敌敌畏”杀虫,敌敌畏是一种剧毒农药,它可以抑制生物体内神经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蛋白酶—乙酰胆碱酯酶,从而阻断神经传导,导致生物死亡,主要作为农用杀虫剂使用。不法商家还使用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钠、碳酸钠等工业盐,它含有铅、砷等有害物质。所以工业用盐是用于化工原料,在食品加工当中是绝对不能用工业盐来放的。大量有害物质这么加进去,实际上就是把毒药放进去,大量添加致癌物,亚硝酸钠是强的致癌物。
17、用猪粪浸泡的臭豆腐
18、化肥掺到月饼里
19、硫磺薰制土豆
20、到下水道淘出来的“潲水油”
21、肥厚、叶宽、个长、色深的毒韭菜 ...... >>有毒韭菜惊现超市
北京蔬菜市场出现“毒韭菜”,这些“看上去肥厚、叶宽、个长、色深”的韭菜都是用“3911”(甲拌磷乳油,属明令禁止用在蔬菜上的剧毒农药)灌根(使药液渗透到韭菜根部的漫灌方式)的。这些韭菜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河北香河。
“3911”属高毒农药,其残留可导致食用者头痛、头昏、无力、恶心、多汗,呕吐、腹泻,重症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血液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等。
22、掺“吊白块”的龙口粉丝 ...... >>北京市场粉丝合格率高
山东烟台部分龙口粉丝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有致癌成分的“吊白块”。“吊白块”的物质,其实是化工原料“甲醛次硫酸氢钠”,一般不法分子是将其作为食品的漂白剂使用。食用含有“吊白块”成分的食品,不仅对人体肝、**等有严重损害,而且一次性食用剂量达10克的,会有生命危险。
23、陈年毒大米翻新做成米粉
陈化米主要是含有一些致癌的黄曲霉毒素,吊白块也是一种致癌物质,这样加到一块,如果人长期食用就会大大增加患癌症的比例。
24、驰名中外的山东龙口粉丝传出含强致癌物“碳酸氢铵”
其粉丝晶莹剔透的效果是用农用碳酸氢铵化肥,甚至用氨水泡制出来的,并使用氧化苯甲增白。此外,还有粉丝厂以农用碳酸氢铵化肥,把白淀粉提取出来再行制作粉丝,另有工人直接加入腐蚀性强的氨水来提取淀粉。技术员声称,氨水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效果”比碳酸氢铵还好。食品专家表示,人体摄入含有残留氨的食品后,将转化成亚硝酸盐等致癌物,不仅伤害呼吸、消化系统粘膜,还会破坏人体的中枢系统,产生语言障碍、视力模糊等症状。日前香港三家最大的超级市场已经停止出售所有的龙口粉丝。与其同时,新加坡最大连锁超级市场职总平价合作社亦决定今月5日(周二)起,暂时停止售卖中国进口的龙口粉丝。
[ 本帖最後由 信菖牧場 於 2007-8-9 22:40 編輯 ] |
|
|
|
|
|
|
|
樓主 |
發表於 2007-8-9 18:56:26
|
顯示全部樓層
25、上海三元“全佳”牌乳酸菌饮料霉菌多得无法用数字计量
26、硫磺熏药水泡“卫生”筷!!!这些化学物质加入后好多残留在筷子的表面、渗透到筷子里面,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硫磺会对人的呼吸道和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会造成中毒。工业硫磺里有重金属,像铅或砷会对人的肝脏或**造成严重地破坏。滑石粉加入后,量的累计会使人得胆结石。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刺激作用。
27、精心炮制的“黑”木耳
乌黑发亮的木耳都是用墨汁染过的颜色,“料子”里一般都加糖、淀粉、硫酸铜、硫酸镁,有的时候还加水泥。为防虫添加作为农药使用的高毒磷化铝。大部分都是用硫酸铜和硫酸镁来增加黑木耳的重量,因为黑木耳的特点是它的吸溶性很大,很多其它(物质),包括糖、盐都能吸收进去,而这个硫酸铜和硫酸镁这两种物质,一个它比重大,第二个也很溶于水,因此它放到水里以后,黑木耳泡发的时候,就把硫酸铜和硫酸镁吸收进去了。
28、价格低得出奇的假鸡精 ...... >>“鸡精无鸡”现象将受扼制
29、低质量饮水机
四成的饮水机存在安全隐患。低质量饮水桶,用医用废弃塑料制造的饮水桶!!!
30、不合格的一次性医疗器具
31、多得难以统计的假药............
32、糖精水巧妙勾兑劣质葡萄酒上市 ...... >>这些葡萄酒不能喝
33、果脯蜜饯微生物超标严重,细菌最多的超过了国家标准的100倍
部分厂家随意乱加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超量添加甜蜜素等;另外有的产品的标签不按规定标注,里面明明含有防腐剂、甜蜜素等,但它在标注上不写,欺骗消费者。
34、添加化工原料“非食用冰醋酸”的山西老陈醋 ..... >> 细品尝有怪味
因为用了工业冰醋酸以后它可能会产生一些游离矿酸、一些重金属砷、铅超标,轻者食用以后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如果长期食用会危害身体健康。
35、以次充好骡马肉冒充平遥牛肉
并且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工业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的用量超过国家标准4倍之多,而亚硝酸钠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
36、“敌敌畏”金华毒火腿
为了防止蚊蝇和生蛆,这些生产商就需要用敌敌畏等违禁药物来浸泡猪腿。敌敌畏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农药,人误服对消化道和胃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导致胃黏膜损伤,甚至引起胃出血或胃穿孔。
37、雕白块、色素扮靓红薯粉条
38、湖南有毒猪油大量入市
39、“恶心腐竹”大量上市
看上去干干净净、颜色很“正”的腐竹,不但生产环境肮脏不堪,还大量加入了“吊白块”、“碱性嫩黄口”、“工业明胶”等化学致癌物。“
40、竹笋保鲜用硫磺和工业盐食用造成智力衰退 ...... >>暗访竹笋保鲜
硫磺和工业盐是禁止添加的,不能用于直接入口食品的添加剂。硫磺和工业盐里含有很多重金属,少量食用会导致对人体的内脏造成一定的伤害,大剂量食用会造成智力衰退、呆傻现象生。
41、太仓肉松的原料使用了死猪肉、母猪肉,并且大量使用了豆粉
双氧水漂白母猪肉胚病死猪被制成肉松出售。还要加上添加剂、着色剂等,来改变肉松颜色。
42、“白白胖胖”的黑心豆芽 ...... >>厕所旁发豆芽
几乎所有生产豆芽的加工点在生产豆芽时都会添加各种化学药品。像增白剂、保险粉、无根素、增长素等。这些化学物质在给豆芽厂商带来暴利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安全。保险粉,学名连二亚硫酸钠,一般常用作工业漂白剂,比如染料、服装、纺织物的漂白。这些化学物质如果放在食品里,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视力、肝脏、肠胃。更为严重的是,长期食用添加了这种化工原料的食品,会引起多种癌性病变。国家严禁保险粉作食品添加剂使用。
43、天津死猪火腿北京现身,用病死猪肉制作烧火腿肠。
44、使用工业材料添加剂饲料的“红心鸡蛋、红心鸭蛋”
45、大量使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水发食品
46、温州有毒“乡巴佬”食品
47、天津宁河县潘庄镇兴达食品厂生产黑馅饺子 ....... >>近两成速冻饺子不合格
48、江苏省泰兴市出现“有毒香肠”
回顾这些典型的有毒有害食品,其实现时媒体所揭发的可说只是冰山一角,全国各地不断曝光的伪劣食品报道,不敢想象,下一轮不合格的“伪劣食品”又会是广大群众所吃的哪一样。
据了解,中国卫生部发出的2004年重大食物急性中毒情况通报。卫生部在该年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5起,15715人中毒,死亡146人,其中第三季度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最多。 |
|
|
|
|
|
|
|
樓主 |
發表於 2007-8-9 19:00:58
|
顯示全部樓層
"瘦肉精"追蹤︰"合格"豬肉為何"放倒"300多人?
http://www.tianshannet.com.cn/bi ... content_1181676.htm
稿 源】 新華網 【發表時間】 2006年09月18日 16:56:52 【字體】大、中、小
近日,上海連續發生“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波及全市9個區、300多人。引發此次食物中毒的“罪魁禍首”,居然是一批具有合法檢疫證明的豬肉及豬內髒。[延伸閱讀︰上海查明導致瘦肉精中毒事故的豬肉來源]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因為“瘦肉精”引發中毒事件,相關部門采取了一定的監管措施,但對違法使用飼料添加劑監管還存在漏洞,給老百姓吃肉安全帶來了隱患。
300多人“瘦肉精”中毒
20歲的朱曉暉沒有想到,13日晚餐中一盤炒肉片,讓自己出現了雙手發麻、渾身乏力的癥狀,休息了一晚沒有任何好轉。次日,朱曉暉不得不前往上海浦東仁濟醫院就診,醫生當場診斷為疑似“瘦肉精”中毒。
事實上,從13日起,浦東仁濟醫院先後接收了100多名像朱曉暉這樣的患者,他們的癥狀大致相似--頭暈、手發麻、渾身冒冷汗,甚至還有人出現了肌肉顫抖。
其中有一位陳女士,經檢查,她的鉀含量為3毫摩爾╱升,明顯低于正常的3.53毫摩爾╱升。醫生立即為她進行補鉀治療。
浦東仁濟醫院急診科主任朱長清告訴記者,這100多名患者的癥狀均為疑似“瘦肉精”中毒。所幸運的是,患者們的癥狀普遍較輕,經過輸液,再加上一些藥物的輔助治療,加快新陳代謝,促進尿液排放後,患者們大多在幾個小時內恢復了正常。
記者從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15日17時,上海發生“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涉及全市9個區。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有300多人前往醫院或醫務室就診,其中有100多人是在單位食堂就餐時食用了豬肉而引起中毒的。
出人意料的是,監管部門調查同時顯示,導致此次多起“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的豬肉及豬內髒,是一批發商從浙江海鹽牲畜屠宰加工廠購進的,由上海金山道口入滬,並且具有當地合法的檢疫證明和道口檢查章。
“應該說,這是一批‘證照齊全’的合格肉品,而且從正規渠道批發入市,手續和相關證明齊全。”負責調查此案的一位監管人員說。
“瘦肉精”監管存在漏洞
此前,為了遏制部分養殖戶仍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危害食用者的健康,2005年,農業部專門下發了有關加強“瘦肉精”等違禁藥品專項治理的工作通知;2006年,農業部又將一些畜產品中含“瘦肉精”問題比較突出的地區,作為重點督察對象。
記者采訪發現,此次上海大規模“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暴露了目前對于違法使用飼料添加劑監管存在漏洞。
一位長期從事牲畜加工研究的專家指出,近年來“瘦肉精”不時引發食物中毒事故,但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並沒有強制性要求肉品上市前進行“瘦肉精”含量檢測。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所所長顧振華說,為了防止“瘦肉精”傷人,上海監管部門除了對生豬養殖場的飼料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飛行檢查”之外,還要求所有屠宰場按照5%的比例,對屠宰前的每批生豬,進行尿液中的“瘦肉精”含量檢測。
即便如此,由于缺少強有力的法律依據和懲罰措施,一些屠宰場不按規定嚴格檢測,或者沒有能力檢測的現象仍然存在。執法人員不久前進行一次監督檢查發現,在一些屠宰場,屠宰後的豬內髒不經過檢測,就直接進入流通渠道、上市銷售。
“根據要求,生豬屠宰前應該保證有12個小時的待宰時間,觀察、檢測疫病和‘瘦肉精’等。”上海市畜牧獸醫學會理事許偉琦說,“但一些屠宰場追求經濟利益,快宰快殺,根本無法保證充足的待宰時間。”
此外,“瘦肉精”檢測成本高、周期長,也是困擾監管部門的難題。
有關專家解釋,現有“瘦肉精”快速檢測方法主要適用于活豬,通過采集尿樣進行檢測;而鮮肉的保存時間短、周轉速度快,快速檢測方法至少也需要6至8個小時才能獲得結果,不適應肉品銷售的規律。
“因此,如果活豬檢測把關不嚴,想要在已宰殺、加工的肉品中再次進行‘瘦肉精’檢測,難度和成本都很高,而且效率偏低。”顧振華說。
據了解,目前上海各批發市場、連鎖企業的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大多沒有開展肉品中“瘦肉精”檢測,僅有個別市場能夠進行肉品中的水分含量檢測。
必須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有證有照的‘合格肉’都能讓人食物中毒,老百姓怎樣才能吃得放心?”16日清晨,正在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路一家農貿市場買菜的徐招弟大媽對記者說。
上海市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顧仁達認為,生豬的養殖、屠宰、運輸、流通等環節多、鏈條長。因此,對于“瘦肉精”的監管應環環相扣、不留空白,避免出現“有的環節幾個部門管,有的環節沒有部門管”、發生問題相互推卸責任的局面。
“解決‘瘦肉精’問題的關鍵,還在于抓源頭。”許偉琦分析說,加強對生豬養殖戶的規範管理、杜絕違法使用飼料添加劑,能夠從源頭上遏制諸如“瘦肉精”中毒等事故發生。
據分析,針對當前生豬養殖的現狀,有能力的屠宰場除了與大型養殖場加強對接、進行必要的質量監控之外,還應對一定養殖區域進行對接,加強對區域內零散養殖戶的監督和指導,將防範的關口盡量前移。
部分消費者和經營者認為“豬肉越瘦越好”,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養殖戶違規使用各種飼料添加劑。國家有關部門加強對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的監管之後,部分養殖戶又開始使用萊克多巴胺等替代品。因此,應當引導消費者選擇“良種豬”,而不要片面追求“瘦肉型”。
目前,上海已經醞釀制訂地方性標準,要求批發市場等配備“瘦肉精”快速檢測設備,對上市銷售的肉品進行檢測,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