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6-6-26 01: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年上市頭數不是有人選20頭以上嗎?
所以啦!人家做得到 我們也要跟上去 甚至還要有超前的信心
不然 這個也放棄 那個又很難.....那幹麻還跟人家想甚麼養豬三比
我並非在批評 而是在鼓勵你
我從甚麼都不懂 到現在也才實際養一年的豬
接手老爸的豬場的時候 連基本的預產期都沒有
年上市頭數約6.6 到現在預估已可達16以上的水準
關於牌價 我認為除了品種 飼料好壞也影響極大(有聽說差到5碼)
反倒是增重方面 我比較沒信心
到了130公斤 只怕長油不長肉
懂得不多 但信心滿分 請指教 |
|
|
|
|
|
|
|
發表於 2006-6-26 01:25:09
|
顯示全部樓層
定好目標 找出方法 過程記錄 統計分析
我贊成將目標先訂在18頭,這個比較能夠掌握的
加3碼似乎比較可行,因為市場有時候不是我們能掌握的
195天120公斤,還要重視飼效,在這種飼料原料居高不下的時代
飼效必須時時注意,但是生長速度、飼效、屠體瘦肉量及採食量必
須同時考慮。
大家加油囉!願明年此時大家都達成目標。 |
|
|
|
|
|
|
|
發表於 2006-6-26 10:57:01
|
顯示全部樓層
|
|
|
|
|
|
|
發表於 2006-6-26 11:40:19
|
顯示全部樓層
說得也對
其實,澳洲就是如此。平均效率太好就會利潤下降,不過這是沒有整合成為
公共體制所致,也就是養豬戶都是散戶的情形。
反個方向來想,如果一半左右達到此一目標,而不增進效率者就更快被淘汰
,整個市場需求會進入多數這些效率好的人手中,平均利潤反而可能增加,
這十到二十年的北歐發展就是如此。 |
|
|
|
|
|
|
|
發表於 2006-6-26 19:53:09
|
顯示全部樓層
當整體效率上升時,我想大家的飼養管理重心可能會由種豬導向轉向由經營管理效率為導向
當經濟效率無法達到競爭水平時,我想可能會有不少同行會轉行
ㄣ!我想那一場,應該不會輪到我吧?![](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樓主 |
發表於 2006-6-26 20: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
|
|
|
|
|
|
發表於 2006-6-27 00:01:57
|
顯示全部樓層
贊成
18頭以上如果執行力夠,失誤的機會就會變少
3碼不靠禁藥也有可能達到
195日齡120公斤,難在達到這樣的平均值
向自己多挑戰吧~![](static/image/smiley/default/em05.gif)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