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0-6-20 22:4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聽得進去的,賺大錢..聽不進去的,就讓他淘汰吧.......
最近,跟一位飼料公司老總聊天時,他感嘆說,自十幾年前,就告訴客戶養豬,
一定要衝育成率,衝出豬量,不要太在意牌價,才能賺大錢..但有幾位客戶聽得進去呢..
其實跟電子產業一樣,台灣對於創新及品牌經營是弱項,
而管理與生產才是台灣的強項一般..
台灣的養豬業,自古就是引進他國品種,在台灣生產終端豬如此而已..
也別怪種豬場不爭氣,因為屁眼想也知道,
國外那有可能將珍貴的原原種輕易讓你帶走..
很可惜的,台灣自口蹄疫後,有許多的育種前輩(育種實務經驗達2.30年以上)離開了現場..
以至於人材,也有斷層的現象,,
像我也只能從他們口述而得知,台灣的企業養豬界,從無到有,這幾十年來,
依序引進的荷蘭系,英國系,瑞典系等等品種特徵及一些銘豬的育成來龍去脈,諸此而已..
在我心中,台系杜洛克已看出端倪..
但台系藍瑞斯呢,又在何方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