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無知者無畏

真可惜...整體養豬業理論居然如此。

[複製鏈接]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2025-1-28 17:03: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無知者無畏 於 2025-1-28 18:30 編輯

那天剛好看到又有一位獸醫師走了,而且還是有名的前輩。

真的很可惜。
以豬隻最適温為例:
https://www.miobuffer.com.tw/fnm/198905/16.htm

上面這個1998的文章,和現在的保育舍要求...
其實有空真的要上網查資料。每隔幾年後就會改變。

但是我的基礎立場就是生物學。我認為生物還是需要基礎研究。當然走應用路線才有錢。
商業騙錢騙了幾十年...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8fAZDqYMF/

想要走養豬的基礎生物學的研究很可能就會孤軍奮戰一生,最後有沒有機會說一聲:我不悔?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L1kwQcKdg/





400.仔豬_舍加熱系統.pdf.pdf

197.3 KB, 下載次數: 2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2025-1-29 02:04:46 | 顯示全部樓層
在這裡立一個帖子,中華民國養豬業,在未來的十五年內,極可能還是泰國來的養豬大戶的天下,不論你相不相信。

尤其是每頭母豬年上巿肉豬頭數,748.18萬頭(屠檢數),除以母豬在養50萬頭,等於14.97,如果加上沒有經過屠檢的數量,你認為平均值是多少??二十年前的數據就是15頭,這幾年契約豬,光大戶在養的肉豬,佔了大約100萬頭,這裡的上巿肉豬頭數是二十多,也就是在農萎會,中央畜產會的努力下,契約養豬拉高的成績不見了...也就是除了契約豬以外的養豬戶,每頭母豬的年上巿肉豬頭數己經下降到13左右了...恭禧大家。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2025-1-29 02:27: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有些話真的是不吐不快。

養豬產業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的每頭母豬年上巿肉豬頭數還是一個不管生長性能和飼效的指標,是最簡單的直接指標。幾乎不可能你十年前的技術,有辦法養15頭肉豬上巿,結果經過這幾年來,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努力撒錢之下,結果你的成績退步了...拖累了大家的成績的一定是那些集團式的公司,蓋新式畜舍的公司...?

所以我就真的很想知道,數據顯示,你的成績真的爛,可是使用三週批系統的人成績卻動不動90%,我從會養豬到現在,真的常常搞不定,連80%都很喘,為什麼現在的成績在報的,動不動90,95%,數據做帳做久了,連自己都信了?  如果你就民進黨的,習慣了,麻煩一下,騙人是騙別人,不是騙自己!怎麼會搞到只騙自己,全世界都不信的程度呢?    我每次看保飼佳資料,每次都在懷疑,一頭母豬離乳頭數就是11.1,二十年前的成績嗎?我前面寫的9.43那個是往前推三年合計的資料,二十五年前的成績就己經是站在10頭了,一年增長0.3頭...隨便想都不可能。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2025-1-30 17:56:36 | 顯示全部樓層
問deepseek  中國的養豬業

回答: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养猪业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粮食安全、民生保障和农村经济密切相关。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环保政策调整、产业升级等因素影响,养猪业面临重大变革。以下是关于行业前景及政府规划的综合分析:

---

### **一、中国养猪业的前景**
1. **需求端稳定增长**  
   - 猪肉占中国肉类消费的60%以上,尽管消费结构逐渐多元化(如禽肉、牛羊肉替代),但长期需求仍将保持刚性。预计2030年前,年需求量维持在5000万至5500万吨。
   - 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和收入水平提升,支撑中高端猪肉产品(如冷鲜肉、有机猪肉)的市场扩大。

2. **规模化养殖加速替代散养**  
   - 散养户快速退出:受环保政策、疫病风险和成本压力影响,散户占比已从2010年的60%降至2022年的40%以下,未来可能进一步降至20%以内。
   - 头部企业扩张:以牧原、温氏、新希望等为代表的规模化企业通过“公司+农户”或全产业链模式,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目前TOP20企业市占率超20%,预计2030年将达40-50%。

3. **技术创新驱动效率提升**  
   - 智能化养殖:物联网、AI监控、自动化饲喂系统普及,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从2018年的18提升至2022年的22,接近欧美水平(25-30)。
   - 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非洲猪瘟倒逼企业建立封闭式管理、分区防控体系,疫苗研发加速(如非瘟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压力**  
   - 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要求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推动“种养结合”模式,例如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
   - 碳排放管控:养猪业占农业碳排放的10%,未来可能纳入碳交易体系,倒逼低碳技术应用(如改进饲料配方减少甲烷排放)。

---

### **二、中国政府对养猪业的规划与政策**
1. **产能调控与稳产保供**  
   - **“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正常保有量)。
   - **分级调控机制**:建立生猪产能逆周期调控,通过能繁母猪存栏量、猪粮比等指标触发收储或抛储,平抑价格波动。

2. **区域布局优化**  
   - **“南猪北养”战略**:限制南方水网密集区养殖规模,鼓励东北、西北及粮食主产区(如河南、山东)发展规模化养殖,降低饲料运输成本。
   - **产销衔接**:支持主销区(如广东、浙江)与主产区签订长期供应协议,建立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

3. **种业振兴与种源自主**  
   - 2021年启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目标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猪品种,降低对进口种猪依赖(目前核心种源进口占比超90%)。
   - 建设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推广基因组选择技术,提升国产种猪繁殖性能和肉质。

4. **产业链整合与附加值提升**  
   - 鼓励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推动“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减少活猪跨省调运(降低疫病风险)。
   - 发展深加工产品(如预制菜、低温肉制品),提升附加值,对冲周期性价格波动。

5. **金融与保险支持**  
   - 扩大生猪期货(LH)应用,帮助养殖企业锁定利润。
   - 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将非洲猪瘟纳入保险范畴,降低养殖户风险。

---

### **三、挑战与风险**
1. **疫病常态化**:非洲猪瘟病毒变异株(如弱毒株)持续存在,防控成本居高不下。
2. **成本压力**:饲料价格(玉米、豆粕)受国际市场和地缘政治影响,挤压利润空间。
3. **环保投入**:中小养殖场难以承担粪污处理设施升级费用,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4. **市场波动**:猪周期缩短但波动加剧,企业需通过期货工具和全产业链布局对冲风险。

---

### **四、未来趋势展望**
- **头部企业垂直整合**:从饲料、育种、养殖到加工的全链条控制,增强抗风险能力。
- **科技赋能**:基因编辑(如抗病种猪)、智能环控系统、大数据预测模型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 **绿色转型**:“碳中和”目标下,低碳养殖技术和循环农业模式将获政策倾斜。

---

### **总结**
中国养猪业正从传统分散模式向集约化、科技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政府规划的核心是保障供应安全、提升产业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从业者而言,适应政策导向(如环保合规、种业自主)、拥抱技术创新(如数字化管理)和加强风险管理(如期货套保)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7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唉!可悲,連共匪的母豬年上巿肉豬都有二十二頭...真的不知道怎麼還有敢吹牛?

當年我打了檔案給一個姓林的,國X飼料看完決定要搞契約豬,第一件事便是回頭派出王八來找我,那隻派出來的畜牲黃X林,完全不想做,所以就羞辱我,我倒是好奇畜牲能幹什麼事?唉!可悲。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7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無知者無畏 於 2025-1-31 14:00 編輯

中華民國應當全力發展養豬業,建立亞洲第一效能的養豬業。

從全世界來看,亞洲是可以預見有重大的危機-人口老化。尤其是中國大陸和日本。日本己經失落的三十年,結果薪資比我們高,韓國也是。這個根本就是政府政策的錯誤。以前的儲富於民,是人人平等,每個人都可以有相同機會。現在的政策根本就不公平,拿老百姓去墊底,讓資本方使用資本吃人...英國著名的羊吃人就是。

這種只靠資本就能兼併,把產業搞死,合理嗎?為什麼政府居然還支持?養豬業是農業的一環,不可能讓少數人去寡佔。萬一真的被寡佔...泰國的農業就是樣版。各種數據看起來都很好,唯一問題就是農民根本不賺錢,都被資方拿走。    三十年前就有養豬戶笑:我們這裏養二千頭豬,老闆開賓士,結果泰國參觀,帶我們去豬場,養二千頭的人,看到公司帶人來了,立正手貼好站在旁邊笑臉相迎,完全兩回事。    你確認自己投入養豬業,然後去旁邊立正手貼好?? 現在每年的收場數據大約是兩百多戶,為什麼產業沒有人去擴張??因為政府規劃就是產業萎縮。難道中華民國政府對產業的認知就是放著讓他萎縮??那麼我們農民要你這個官有什麼用?產業失敗了,其實對我的影響肯定不大,反正也就這樣,但是明明可以繁花盛開,你為什麼走放手擺爛這條路??農業部吹自己多麼為國為民,輔導農民多努力,結果卻是整個產業萎縮??從結果來看,主事者就是失職,失格。

從實務來看,養豬業向外投資的人很多,但是我所知道的有存活的很少。向中國大陸投資的人,賺錢的好像沒聽到。向美國,加拿大移民投資的,目前大概就只有嘉義那個豬場立足成功。為什麼??原因呢?

政府訂定政策就應去找這種成功的案例去問。同樣的產業,光搬家到不同地方,忽然就不會養豬了?老闆肯定是會養豬的,那麼為什麼成功案例如此少??

養豬業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人力密集的產業,就算科學儀器再好,人力需求只是下降,依然是強烈需要的,是絕對的剛需。所以看不見為什麼不追求產業正成長的理由???這樣的產業正是絕對有強烈的代差的產業,只要任何一個條件,我們比別人強一點,肯定能把對手打趴下,不論是在資本或技術,還是勞動力上有優勢,都有機會。偏偏三個條件,好像沒什麼特長,尤其是產業正走向萎縮,那還想要讓人才進來這個行業??隨便在找工作的網站看一下行業薪資,你很難看到一個月四萬元以上的,這樣的薪水不如工地的小工,粗工的最底層。這樣你還想著產業發展??真想問訂定政策的人:你是幾天沒睡??訂一個有發展的政策方向,這個產業的薪資絕對不可能和7-11的那種低技術需求的工作一樣。你有算過分娩舍離乳頭數相差0.5,老闆一年差了多少錢嗎? 一個專業技術好,本職學能好的,有技術的分娩舍員工,難道不值得你薪水高一點嗎?

我不是批評官員政策失敗及錯誤,是批評產業沒有指導方針,而產業指導方針政策,這個肯定是政策最高等級的討論,楊天樹博士每次講:要訂產業白皮書。那麼好,誰去訂定政策??白皮書誰去決策? 產業的邏輯要清產業的邏輯要清合理。中華民國應當大力尋求發展養豬產業。   為什麼??因為:中華民國現在的資本相對於亞洲其他國家,適合發展資本密集的高度專業產業。只要有足夠的資本密集,加上專業的人才,發展出亞洲地區顯而易見的產業優勢,這個產業可以為整個社會都帶來好處。假如今天,我們的產業是亞洲最好的,那麼整個亞洲種豬由我們做為種源中心,這樣會不好嗎?假如我們的產業是亞洲最大的,從國際上進口玉米,黃豆,出口肉類到亞洲其他國家,這樣有困難嗎?以前的政策把糞肥定義為污染,花大錢去建處理設備>>>哪個白痴去搞出來的??現在口供改了,要還田了,那麼還用污水處理來坑殺產業就十分沒道理了。所以我們養再多的豬,都有道理。有道理為什麼你不做??
所以中華民國的養豬業應該要建設成一個大而有效率的產業,在地理位置上剛好是亞洲供應中心的最佳位置。期望政府政策應該立即改訂,把產業做強做大。不可以認定在養350萬頭是良好的產業規模,如果中華民國養豬業在養規模是3500萬頭豬,你認為會有銷路問題嗎???看看丹麥,豬比人多!95%的豬都出口...你怎麼會搞出在養350萬頭豬是產業未來的適當規模的結論?是因為昨晚吃太飽,反正別人收場自殺和我沒關係??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7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6 ... Gl/?mibextid=NOb6eG

這個群組的版主蘇先生真的有氣魄。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6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無知者無畏 於 2025-2-1 00:46 編輯

https://youtu.be/YegChi_wxXE?si=pwXEuYwlcar5MXsG

台糖公司養豬。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BG6Y558N5/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6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的社會上喜歡搞輕薄短小,連影片都是短片,搞笑的,對於事物,都是沾一下醬油就吃了,根本不在乎真相。

你養豬這麼多年的時間,有沒有查保飼佳的統計資料...

你有曾經好好研究一下,豬的需求?

真正的研究,極可能和你的習慣相反。就算只是豬,很可能需要投入好幾年的光陰去做基礎研究。就算你基礎研究做的不錯,極可能你和輸兄一樣...脫肛?脫腟?我會醫...請問病因是什麼?下面沒有了。因為他會的就到此為止了。這樣算什麼呢?把脫肛縫回去?找一個小學生訓練兩天就會了。搞不好還縫得比輸兄又快又好。這樣不叫研究。這樣叫做沒知識。

升級   50.47%

 樓主| 發表於 4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4iGrbYR4d/

這文章一定要讀。

有多少人就是這樣呢?答案是非常多。就像有些業務喜歡指教養豬戶...結果?   讀完文章,記住,自己千萬不要犯同樣的錯。

千錯萬錯,別人的錯。結果就是賺錢再多,也是別人在賺。   你為什麼不敢犯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 台灣群英養豬網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